Follow us 登录 | 注册

广州日报 |【暖心救助】解开半辈子的心结,需要多长时间

发布日期:2020年09月24日    浏览次数:1819    关键字: 新闻 资讯

三个街友在社工陪伴协助下迈过难关,寻找第二人生。


“人生的路虽然漫长,但要紧的就几步。”过去一个多月,杨绘、唐福智、马业沛、王彬、子健、詹楠和梁兰每走到街头一趟,目光与熟悉又陌生的街头露宿朋友碰撞——这话便再次敲进心头:“回家或就业就那几步。但人生的坎要迈出去,不容易”。


杨绘是启智社工中心关怀露宿者专项负责人,其余人也是与露宿者打过交道的志愿者骨干。每周六晚上七时,他们走街串巷,与街头的朋友进行一场持续了十几年的约定:送一份由爱心物资组成的手信,然后席地而坐,“这一刻我们都是朋友,互相‘取暖’”。


“尊严”“家庭”“未来”是足以让关系陷入冰点的敏感词,志愿者和街友之间讳莫如深。“但我们还是希望帮他们走出来。”杨绘说,“如果不是他们误以为自己被人生抛弃了,再无后路,又怎会甘心流落街头。”


每一个街友背后是崩塌的人生。而志愿者便和他们一同搭建第二段人生。天桥下,陈华、张奔海、吴涛(三人名字皆为化名)都是街友,人生大不相同,“但过去一个月,志愿者不断走近,推一把,为回家或就业的那几步,埋下伏笔。”


徘徊挣扎的路上


七月的广州,正处盛夏。


陈华刚在杨绘的指引下去社工站洗澡,换了一身干净衣服,在天河南街一个个店门口问工作机会,走了十几家,“全黄了。”干爽了没多久,他汗如雨下,再次气馁:“要不算了吧,我还是回去露宿吧。”


杨绘打心底知道,眼前这个三十出头的男子依旧打算放弃自己,“几天前,他就差点选择了轻生。”更早前,陈华在广西也有一个家,听从了朋友的怂恿,在没有金融知识的前提下套现信用卡炒股,负债累累。


微信图片_20200828120357


那时,银行卡的催账电话不时响起,看着自己手中所剩无几的积蓄,陈华对家人即是羞愧又是自责,却以一场争吵来表达心中郁闷和歉意,在2019年年底,只身一人来到广州,“想要偿还债务,也就只能来‘淘金’了。”


他入职一家酒店,本以为努力赚钱就有改变的希望,却遭遇疫情,“酒店资金周转不灵,大家一起失业了,连宿舍也没了,从此露宿。” 在珠江边上看着繁华的CBD,奔涌的江水,再想想自己已到而立之年,业未定反而一身债务,有家却一地鸡毛。


陈华一阵恍惚,靠在珠江栏杆边,所幸及时遇上越秀区流动救助队,放弃了轻生念头,也愿意接受一公益组织启智关怀露宿者分队个案小组的帮助。杨绘恰恰就是对接人,“他愿意找工作,我们于是一起试着从头来过。”


微信图片_20200828120426


“好不容易愿意再度振作,那总得试多几次。”看着面试屡遭婉拒的陈华,杨绘分析道,“陈大哥不自信,还没调整过来。”紧接着,他和陈华边找边研究面试要领,并且自己打头阵,终于在一家小龙虾店找到合适工作。


令杨绘感到更大的希望是:曾经对联系家人感到抗拒的陈华,这一次主动分享了家人的联系方式。当杨绘打通电话,来自电话另一端,言谈之下并未是冷淡的话题,而且言辞恳切关心,“这个家一直在等陈大哥迈过这个坎。”


这时,“家”和“未来”,不再是陈华忌讳的话题。




背井离乡的半世梦


实际上,大多数街友都有一个家,家在远方,也在梦里。


人民南路与观绿路交叉口,吴涛在这个地方住了不少年。唐福智、马业沛、王彬、子健和梁兰等人也已经与他偶遇许多次。每一次,就有一点点的生命故事溢出来,“来得越多,分享越多。”


最终,故事的片段粗略地组成了他的前半段人生:因为与父母的摩擦,吴涛从家里走出来,跑遍大半个中国,“一直过着流浪的生活,但始终记得家在哪”。也是第五次与志愿者相遇时,他终究说出了心里话:想回家。


auto_4109.jpg


志愿者詹楠牵线,让他与家里的弟弟通话,说出了心里的矛盾,“我愿意踏上回家之路,但当年和父母几近绝交,不知道如何面对他们”。这时,志愿者们道起家常,一起回忆各自与家人冲突的经历,“鼓励他迈出一小步,或许家长也迈出了一小步。”


吴涛逐渐放下之前的忧虑。志愿者还找到了大巴车并表示愿意送其回家。杨绘回忆道,“考虑过火车、顺风车,都因为各种客观原因无法实现,但吴涛也一直耐心地等。”令他惊喜的是,吴涛像志愿者一样,把自己的故事也分享出去,鼓励更多人。


auto_4110.jpg



街友也有一个圈,大家把志愿者的心意看在眼里。8月的一天,吴涛的街头朋友张奔海找到志愿者唐福智,:“我想你们帮忙,帮我返回家乡。”在他的回忆下,又是一个屡屡陷入低谷的人生,徘徊挣扎。


早年,由于亲人陆续过世和家庭矛盾的原因,张涛离开家乡,先后到了成都、深圳、惠州工作,“每一次都遭遇变故、试过被抢,试过遭遇拖欠工资,试过证件全部丢失只能徒步”。最后,他才到了广州以捡废品为生。


现在,他看到有志愿者伸一把手,他想回家了。志愿者随即成立了紧急个案小组,多方联动找到张奔海家人,分享其20多年来的人生坎坷,终于才知道彼此的苦痛,“大家后来视频通话,泣不成声”。


在没多久后,志愿者与其家人商讨出适合的归家方案,当月30日,与志愿者挥手告别。


陪伴式寻找第二人生


“这些都是新的人生开始。”杨绘说。


在过去两个月,启智关怀露宿者分队个案小组几乎每星期都可以帮助一位街友找到新工作,或者与家人重新和解,回到家乡。陈华、张奔海、吴涛的故事,正撬动起一个正向循环,“会有更多街友听到,去寻求帮助。”


如果不是有半辈子的心结在,谁也不会最终选择流浪。在杨绘看来,“这是一个充满未知,永无止境的下坠。”半辈子地下坠,光靠志愿者就托得了底吗?大多志愿者都会问这个问题,并以派送物资作为开端和终点。


实际上,这群来自街头的朋友,因为经济能力不足,没有固定的房屋,大多白天捡拾塑料纸皮废品赚二三十元、晚上选择在不打扰这座城市和街坊的角落睡去。有志愿者说,在骑楼角落遇见街友,选择席地而坐而非疾步走过时,能发现街友不一样的一面。




“有的因家里的矛盾给自己的心打上了死结,有的因背井离乡后遭遇各种不如意,露宿一点点固化成为了人生的‘单行道’。” 街友缺失的也并不是物资上的东西,而志愿者总能帮助想走出来的朋友找到希望,最终迈过那个坎的朋友会成为更多人的希望。


其实,每到星期六,这一群关怀街友的志愿者便会集中,循多条路线探访街友们,积极促进志愿者与露宿者、露宿者与露宿者之间的交流,让充满凝重气氛的露宿聚集地多些欢乐色彩;也通过开展个案,深入露宿者的人生,一起走出那重要的几步路。


启智关怀露宿者分队个案小组是启智社工中心与关怀街友中心共同培育的志愿者小组,是第七届广州市公益创投活动资助项目“佳友农场-流浪乞讨人员融入社会计划”的核心团队。杨绘透露,“过去我们一直有个案小组,今年6月进一步深化个案小组,常态化培训和探访,为所有个案入档并定期更新情况,以多人小组结对的方式,为一个个街友解决就业和回家问题。”


“大家经过了2个多月,从收集家乡线索,情感引导到工作机会寻找,关关难过关关过,就是把街友当做朋友和服务对象,才真真切切地把他们从人生的坎中拉出来。”杨绘说,目前已有多位街友走出来。


在他的设想中,个案小组的成熟运作,会给到更多人希望。


备注:文中陈华、张奔海、吴涛均为化名

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 苏赞 林琳 通讯员 王彬、詹楠

广州日报全媒体图片记者 莫伟浓

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 李凤荷


评论(0 条评论)
游客